使用过的废乳化液回收后发现其含有大量矿物油料(配制一吨乳化油需用机油600—800kg)及表面活性剂。过去由于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,所以都是直接排放。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,含油污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。 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仅机械工业废乳化液的日排放量已近亿吨。同时,废乳化液回收中的表面活性剂(乳化剂)由于是使油高度分散在水中的,更易为动、植物所吸收,而且不少乳化剂有增加致癌物的作用,其危害性比分散的油污更为严重。 而废乳化液回收处理,不但可减少对水质的污染,并且还可将其中的油料回收,降低成本。废乳化液回收过程大致为: 废乳化液的集中→破乳→取油→水质净化→取水样化验→废水排放。 废乳化液回收处理的关键工艺是要使油水分离即破乳,也就是要将乳化液中的油滴从水的包围中分离出来,并使油滴相互聚集,然后借助于重力分离作用,使油和水分离开来。 目前机械行业采用的乳化液破乳方法,主要有酸化法和聚化法两种。酸化法就是往回收的废乳化液中加酸,使乳化液破乳。所加入的酸可利用工业废酸。由于在目前的乳化液配方中,多数选用阴离子型乳化剂(如石油磺酸钠、磺化蓖麻油),所以遇到酸就会破坏,乳化生成相应的有机酸,使油水分离;而酸中氢离子的引入,也有助于破乳的过程。聚化法就是在乳化液回收的废液中添加盐类电解质(如2%氯化钠)和凝聚剂(如2%明矾)达到乳化液破乳的目的。 酸化法的优点是油质较好,成本低廉,水质也好,水质中含油量一般在20mg/L以下,化学耗氧量(COD)值也比其他破乳方法低。其缺点是沉渣较多。聚化法优点是投药量少,一般工厂均有条件使用。乳化液回收后进行破乳、除油后,其化学耗氧量高,主要是由于水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有机物质,如各种表面活性剂、防锈剂等。去除水中有机物质的方法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或活性煤吸附法。活性炭吸附能去除水中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质,但用该法处理1t污水,要用20kg活性炭,很不经济。 因此,一般乳化液回收厂里都用某些工厂生产的筛余物质—活性煤作为水质净化吸附剂。所谓筛余就是不符合一定规格的小煤粒。活性小煤粒具有比活性炭更大的表面积,故其吸附效果比活性炭更为理想。 |